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Kahlil Gibran

照片取自維基百科,1898年拍攝,紀伯倫時年15歲。

我並不特別熱愛文學,也不太詩意,只是最近又想起紀伯倫,如此而已。
紀伯倫(Kahlil Gibran , 1883-1931,本名Gubran Khalil Gubran,阿拉伯語寫法是這樣的:جبران خليل جبران,要由右向左看哦)是很神秘的,我這麼想。他來自黎巴嫩,基本上,他是以阿拉伯語作母語的。在他的時代,還沒有以色列,黎巴嫩仍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但他是天主教徒,隸屬於敘利亞基督教馬龍尼禮教會,就是我們俗稱的馬龍教派,在阿拉統治的土地上...天哪,那是什麼樣的時代?紀伯倫是屬於哪個文化?在基督教與回教、耶和華與阿拉、歐洲與亞洲之間衝突矛盾,他年輕的時候也曾經是叛逆的知識份子,讓著述遭到焚毀的命運,甚至祖國放逐,被燒掉的那本書,就叫「叛逆的靈魂」。然而他的代表作「先知」卻是那麼深情款款,澄澈、平和,溫柔得像拂過山野的清風,見解獨到,語詞優美深刻,從不咄咄逼人,也不頹廢,更未有憂傷自憐的情緒,是很好的閒暇讀物。
對了,身為使用敘利亞亞拉姆語的黎巴嫩人,又是敘利亞基督教的一份子,紀伯倫的名字當然也有敘利亞語寫法,寫作ܓ̰ܒܪܢ ܚܠܝܠ ܓ̰ܒܪܢ,我貼在word上放大好幾倍自己查字母對照表把他給拼音唸出來,書寫系統當然還是由右向左,在電腦上左右按鍵的方向居然是相反的,我還因此折騰了好一陣子。據說舊約聖經的以斯拉記和但以理書就是用這種語文寫的,多麼神奇,當真是「先知」的語言呢。


好玩的是,我接觸紀伯倫的入門書並不是「先知」,而是上頭這一本,由格林出版,中文翻譯作「遇見愛情的翅膀」,英文名稱是「The Broken Wings」,直譯是「折斷的翅膀」,是紀伯倫的早期作品,長篇小說,原文是用阿拉伯文寫的。我當時約莫大學二年級或三年級吧,被封面的美圖引誘,把它買回家,卻被裡頭尷尬彆扭兼肉麻的語句弄得全身不自在,只覺得劇情老套拔剌,文字又臭又長兼拗口,當下有種「被騙錢」的憤怒,這本書因此被我冷凍了好一陣子。等到我終於提起興致看它,又隔幾年了。會去看,就是因為「先知」。
忘記為什麼會想看了,似乎是順手從阿爸的書架上翻出來的吧?上頭有阿爸阿母甜甜蜜蜜的簽名,購買於民國66年,書齡比我還大呢!翻開書頁有種撲鼻的老書香,是木質的、清幽的味道,排版很清爽、樸實,由純文學出版社出版,王季慶女士翻譯,就算到了現在,它仍是我最喜歡的版本(先知...就我手頭上的和烏鴉妹收購的加起來...約莫有4個版本了吧)。王季慶女士的翻譯典雅流暢,就算使用中文朗誦,也有一番合乎語文韻律的美感,在這邊舉出幾個我鍾愛的語句來供看倌欣賞吧。

首先是選自「愛」:
當愛召喚你的時候,追隨他,雖然他的道路艱難又陡峭。
當他的雙翼擁抱你時,順從他,雖然隱藏在他翅膀的劍也許會刺傷你。
當他對你說話時,相信他,雖然他的聲音可能會破碎你的夢,如同北風蹂躪了花園。
...但如果你在懼怯中只想尋求愛的平安和愛的愉悅,那麼不如遮掩你的裸體,離開愛的打榖場,進入那無季節的世界,在那兒你將歡笑,但非全心的笑;你將哭泣,卻非盡情地哭。

「給予」:
有些人快樂地給予,那快樂就是他們的報償。
有些人痛苦地給予,那痛苦就是他們的洗禮。
又有些人,他們給予,既不知給予的痛苦,也不去尋求快樂,更不懷著立德之念,他們的給予就如同遠谷中的桃金孃,在曠野裡吐露著芬芳。
藉由這種人的手,神表達祂的意旨,從他們的眼簾後,祂對大地微笑。

「歡樂」:
...歡樂是一支自由歌,但它不是自由。
它是你慾望的花開,但不是它們的果。
它是山深谷向高崖的呼喚,但它不是深谷也不是高崖。
它是脫籠的鳥,但它不是被拘限的空間。
是啊,一點不錯,歡樂是一首自由歌,我欣願你以全心去唱它,然而卻不願你唱得神魂顛倒。

「美」:
...美是生命,當生命取下面紗露出她神聖的面龐時。
但你是生命,你也是那面紗。
美是永恆,在鏡中凝視她自己。
但你是永恆,你也是那鏡子。

除了先知之外,紀伯倫當然還有不少其他的著作,最近期讀到,也是令我感觸最深的,是收錄在「沙與沫」當中的兩個短句:

我常用憎恨自衛。但是,倘若我更堅強,就無須使用這樣的武器。
用唇上的微笑來遮蓋眼裡的憎恨,這些人是多麼愚蠢啊!


「折斷的翅膀」是創作於1912年的作品,「先知」則是1923年,當中已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26年,「沙與沫」問世,時值超現實主義、香檳泡泡與查爾斯登舞齊飛的「瘋狂年代」,外在環境如此喧囂,但紀伯倫的作品卻如此平靜,1931年,紀伯倫以48歲壯年之齡離世,當時北美乃至歐洲,拉起了「經濟大恐慌」的警報。
其實,他的作品也未必見得溫柔平靜,「折斷的翅膀」中,那種憤世、控訴的味道十分濃厚,若說這種作品會不見容於當時的黎巴嫩,並不奇怪,沒人會喜歡看完後覺得被重重賞了個耳光的小說,想想看,如今的21世紀的民主社會都存在著些缺乏雅量的顯貴,更何況是20世紀初期的專制政權。紀伯倫藉由主角之口如是說道:

「大革命讓血流成河,還讓自由被當成神一樣膜拜,但它最初不過是千萬人中某個人腦中顫動的妄想;而推翻帝王寶座並摧毀王國的悲慘戰爭,也不過是某個人的一個念頭;還有那些改變了人類生活常軌的崇高教育,也是來自某個自恃其聰明才智與環境隔離的人對詩歌的偏好。一個念頭造就了金字塔,一種情緒毀了特洛伊城,一個靈感奠定了伊斯蘭,而一句話就燒了亞歷山卓圖書館。」

嘲諷、狂妄,帶著年輕人的驕氣、對未來的抱負,與對現實的不滿,筆調和1918年出版的「瘋子」相似,只是未若「瘋子」辛辣。與「折斷的翅膀」相較,「瘋子」更為洗練,甚至帶著些黑色幽默,讓觀者苦澀地會心一笑。比方在「新歡」一篇,他說道:

「昨晚,我發現了一種新歡。我正嘗試其樂趣時,一個天使和一個魔鬼飛奔而來,相遇在我的房門前。他們為我新發明的快樂發生了爭執。其中一個大喊道:『真是罪過!』,另一個說:『真是美德啊!』」

哈哈哈,這位嚴肅吧啦的仁兄,也有這麼風趣的時候。

想必他在輾轉流離的生活中,歷經一而在、再而三的磨難,磨去了傲氣與稜角,終於磨出了「先知」海納百川一般的溫柔。

 
1913年的紀伯倫,其實,私以為這張相片是有些憤懣的情緒的。

另外,他不只寫書,他也畫畫,羅丹曾稱讚他是「二十世紀的布雷克」,我那時還覺得有些言過其實,台灣的出版品中,他的畫要不就是黑白的,要不就印得模模糊糊,後來我終於在網路上看到了他的彩圖:

如果要呼應內容,倒有點像「折斷的翅膀」的插圖(純屬個人推測,因為他的作品都沒有標題)。真的很像布雷克,自然布雷克的技術比較優,不過,紀伯倫的作品溫柔多了。

威廉‧布雷克,看。

這兩張也是,真的很像,對吧。

我說:紀伯倫真是真正的藝術家。讀他的作品,我確實覺察自己接近了藝術。

2 則留言:

betty 提到...

我喜歡這文章也喜歡紀伯倫..只看過沙漠與泡沫還有先知
很喜歡這兩本書..但從沒想要去了解他..感謝這篇文章寫得很精彩

綠咪 提到...

謝謝妳的鼓勵~~~
其實我是在離開校門以後才慢慢理解紀伯倫的,一直到25、6歲才逐漸懂得欣賞他的美感(記得以前我在寢室裡大罵那本「遇見愛情的翅膀」的樣子吧?XD),這篇文章大概寫了2星期,也是一時間突然好像什麼靈光乍現地才把它生出來,其實就是篇讀書報告,寫完了之後還為自己怎麼突然間「詩意」了起來感到很滑稽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