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凡爾賽宮,我們認識幾年啦?
VIVA,法國大革命,不過今年世足賽法國隊輸得好慘啊,科科。
開始接觸凡爾賽玫瑰,約莫在1992年底,華視的卡通。我猜國內很多人就是在這波卡通潮裡認識這部作品的吧?先從卡通開始,再來是漫畫。想想現在我會走上這條什麼西洋藝術史研究的不歸路,似乎也多少是這部芭樂「鉅作」的影響?哼哼哼...無論如何,中、日文版漫畫也買了(真討債),DVD、VCD、CD、錄影帶一應俱全,什麼「ベルサイユのばら大事典」看不懂日文還是敗了下企,我們家還有好幾塊寶塚歌劇團的ベルサイユのばら舞台劇DVD哩,夠猛吧。無論如何,這部熱血又拔辣外兼性感背德不倫革命抗爭宮庭華麗卜啦卜啦卜啦一大堆的故事,著實佔據了我好大一部分的青春歲月,不,應該要說是「青春的恥辱」啊!害我曼妙的二八年華只要聽到「革命」就會不由得興奮狂熱小鹿亂撞,湧起一股激昂的熱情,來人,給我一罐蠻牛!呼答啦!ONE DAY MORE!!
...什麼跟什麼啊?反正就是一部暢銷漫畫,由許多不同的方式演繹,讓觀眾看得高興外加荷包大失血,就醬。老實講,與凡爾賽玫瑰相關的回憶並不愉快,那是我黑暗的青春某個迷失的歷程,但平心而論,這部作品某方面確實開啟了我的人生。因為它,我的西洋歷史一直都不錯,因為有興趣所以讀得特別賣力;因為它,我比老爸早了十多年學會聽莫札特的音樂;因為它,我從模仿池田理代子的畫法開始,一步一步畫到今日未曾停筆(雖然也未曾出版啦)。如果不是凡爾賽玫瑰,我對歐洲藝術能懷抱著今日的憧憬和熱情嗎?
現在再看凡爾賽玫瑰,當然已不復當年的悸動了,在愈來愈了解歐洲文化後,有些橋段甚至變得很可笑,誇張的台詞和動作、過分濫情的畫面(漫畫與卡通皆然),讓我不禁感慨:果然當時年紀小,才那麼好騙啊!但是,我到現在仍這麼覺得,凡爾賽玫瑰真是一部好作品。池田理代子創造出一個不同於七零年代典型的、形象剛毅的女主角,在傳統大男人主義頗盛的時代氛圍裡,再創造一個搭配她的「平凡」男人,不再是陳腔濫調的王子與公主的童話,戲劇性上,男女主角英雄性地選擇了弱勢的一方,以悲劇的手法,在熱烈的情緒中澎湃地犧牲,真正獲得自由,卡通的敘事手法又更高段了些:藉由他人的眼與口,為我們這些觀眾見證了一個時代的結束,絲毫不拖泥帶水。還記得播出完結篇的那個晚上,我們姐妹兩個在電視機前面哭得浠哩嘩啦,那種遺憾、惋惜的情緒盤旋久久不去,以致於後來重播時看得格外認真。台灣漫畫的版權時代也差不多這時來到,我當然義不容辭地把漫畫整套抱回家囉!那段頂著艷陽踏著單車的放學路,我把漫畫書一本一本地塞進書包,開心得心臟都快要跳出來了,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我去買漫畫書能買得那麼快樂。
當然,除了歷史、文藝,它還讓我認識了「民主」。對,就是「天賦人權」的那個「民主」,附帶一提,華人地區舉行了第一次總統、副總統全民直選,就在我們這座小島,在1996年。那年,除了凡爾賽玫瑰,我再重新認識了另一個經典──由維克多‧雨果原著的「悲慘世界」的音樂劇,裡頭提到了1830年,那個處於國家民主化陣痛期的七月革命。印象中,似乎也就從那時起,我們確確實實可以擁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觀點,無需再遵從某個標準答案,能夠依憑自己的想法來思考,無需造神、無需偶像崇拜,知道嗎,對身為一個人類來說,這是很幸福的事。
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以時差論,歐洲要等到明天吧。若不是凡爾賽玫瑰,這個日期對於我,其實意義不大,不過就是個日期。現在我不再去主動看漫畫了,那段青春歲月離我愈來愈遠,猛然驚覺,其實我快要追上女主角的年紀了呢!
凡爾賽玫瑰的片尾曲展示圖片,常被用來作代表性圖片,這張圖是土耳其維基上存下來的哦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