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最著名的鏡頭,悲劇的最高潮,這位頗有Callas韻味的女演員叫做Karin Dor,好玩的是,貌似拉丁美人的她,其實是道地的德國人哦。
不,其實Topaz很有看頭,超讚。
故事一開始,簡簡單單的片頭和前述說明,一點也不拖泥帶水,蘇聯軍官帶著妻小前往西方投誠,典型的冷戰題材,一開始讓人有「如何衝出鐵幕」的錯覺,北歐的冰冷陽光,冷色調的風景,面容呆板僵硬的演員,在大街小巷中來回穿梭,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在鏡頭中無聲擴大,街角的反光鏡、公車、建築,都是演出的小道具。
飾演Tamara的Tina Hedström來自瑞典,坦白說,她的長相「北歐」得很明顯,不怎麼「俄羅斯」,不過她表現得很出色,查了下資料,1942年出生的她,在1984年就過世了,只活了42歲,唉...好可惜。
演員的表情幅度並不大,甚至也沒有往常希區考克影片中的唯美大特寫,非常安靜,安靜得讓我常有Topaz是無聲片的錯覺。美麗的陶瓷工廠,參觀的人們,精巧的工藝,被軍官女兒Tamara Kusenov惶恐的眼神打斷,她是這麼惶恐卻仍訓練有素,想必之前的沙盤演練不知多少回了吧?
瓷玩偶的破碎聲令人印象深刻,從這裡,驚悚片正式起跑。
著名的「人撞車」片段,這張圖畫質不太清楚,因為這是我從YouTube上抓下來的,相信嗎,DVD這段超難擷取,我前後抓了60幾張卻仍抓到一堆怪畫面。
摔壞瓷玩偶到永恆百貨公司外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段落,精巧、準確,讓觀眾清楚看見這個驚恐萬分的女孩如何化危機為轉機,尤其在全然無聲的影像當中,那「匡啷」一聲效果驚人,立即達到目標,無害地小小嚇了觀眾一把,將注意力轉回「投誠」這件事上頭。Tamara撥了電話,美國大使館應聲而出,下了逃亡指示。游移在成功邊緣的時刻最令人緊張,希區考克也絲毫不放過這個要命的時刻,猛吊觀眾胃口,百貨公司打烊鈴聲轟轟作響,恍若火警,顧客成群結隊往外猛擠,KGB在後虎視眈眈,逃亡的苦主繼續裝聾作啞,接應的CIA人員遲緩茫然,宛如木雕,驀地一家三口衝出人群,KGB窮追猛打,簡直快要來不及了!此時一群木偶般的CIA人員卻群起而至,硬生生堵住KGB去路,危機暫時解除,還有那條車輛人群川流不息的馬路呢!慌亂之際,Tamara卻因為一台娃娃車和父母走散,她無頭蒼蠅地不顧前後左右衝到大馬路上,不偏不倚和一部疾行而至的腳踏車撞個滿懷,重重摔倒在地,「啊啊啊啊~~~!」連聲慘叫,連爸爸、媽媽、救命之類的話都喊不出來了,眼看KGB人馬快要突圍,CIA總指揮Michael Nordstrom一個箭步上前,拖起仍爬不起身的Tamara奮力向前,重重將她拋上了汽車,Tamara狼狽地趴倒在雙親腳旁,尚來不及起身Michael Nordstrom便催促著汽車啟動,Tamara好不容易坐好卻驚見車後KGB持槍瞄準,「快趴下!」,直到CIA再度有人上前拉扯,車輛愈駛愈遠,危機終告解除。Tamara抱著媽媽痛哭失聲,聽起來並不是喜極而泣,而是從驚嚇中解放後的失重。
逃亡片段ON:個人很喜歡的這一段當然要放圖上來囉,尤其希區考克的影片,每個鏡頭都很漂亮,讓人移不開眼睛,尤其是本段,可能是陽光的加持吧,畫面格外亮麗。
有空上去看看,很棒喔,我想版主一定也和我一樣,捨不得放開任何一個畫面吧。
小心翼翼的一家人,儘可能裝做若無其事的模樣。
利用公車阻斷KGB的追查,影片刻意拍得很不經意,高招。
瓷器工廠內獐頭鼠目、凶神惡煞的KGB三人組。
一點都不像在逛百貨的逃亡一家人。
人撞車肇事現場,女演員唉成這樣想必真的很痛吧?
危險鏡頭,頗有新聞影片的架勢,刻意不拍特寫的特寫。
狼狽摔倒車底的Tamara。
真的安全了嗎?
華盛頓鄉間場景,在沒有電腦修片技術的年代,這個分鏡場景色調真是美不勝收,比起之前提過的「雙面翻譯」更加自然呢。
投誠後的Kusenov 一家,可以看出媽媽和女兒似乎逐漸接受了美國在地的文化,衣著顏色鮮明了起來,Kusenov 先生卻仍穿著灰撲撲的老鼠色西裝(是說男裝的顏色選擇本來就不多啦),這一段照片內容電影沒演,是被剪掉的部份,繼續分析這逃亡一家人、間諜、再加上真正的男主角Andre Devereaux一家...我有預感Topaz會變成4小時超長片,搞不好乾脆像魔戒一樣出個上、中、下級?...媽呀。
唉,如我所料,Topaz果然會被我講得又臭又長,這部不太受歡迎的經典,在我看來許多片段其實堪稱典範,包括這段「無聲勝有聲」的精采大逃亡。我想,一口氣要講完Topaz不太容易,我也乾脆分段慢慢講吧。作為商業片,Topaz確實戲劇性不足,但若當做藝術片來看,Topaz非常傑出,而我嘛,雖然我喜歡戲劇,但是合乎邏輯的戲劇更能引起我的共鳴,比起007、藍波、湯姆克蘭西系列的大鳴大放,我更鍾愛精緻巧妙的希區考克影片。
歹勢,最後還是請可憐的Tina Hedström再摔一次,誰叫這一段這麼經典呢?哇哈哈哈哈...(惡劣的觀眾,喜歡看美女跌倒...)
1 則留言:
喔喔~感動,看見《Topaz》了!
其實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逃亡的這一段,沉寂的街道、摒息的節奏、無聲勝有聲的情節,還有緊繃的鼓噪後鬆弛的希望,都緊扣人心。最精彩的應該就是Tamara撞倒腳踏車騎士的那一段吧,那聲「啊阿啊阿啊~」實在太震撼了(原諒我用這麼怪的選字,你知道嘛,她真的是那樣叫,只是語氣詞從字面上都沒怎麼分),我記得我第一次看的時候看到飆淚說,好像自己也在逃命一樣,跟著裡面的人一起緊張、害怕、焦慮,忍不住要說:「緊張大師,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說到好不好看的問題,《Topaz》八成就是因為太真實了,真實到絲毫無法有所期望,男主角從頭到尾都像頭狗熊一樣,誰也不能救,Cordobat太太最後還是因為那對受嚴刑拷問的夫妻招供,而被私自處決,好朋友不能相信,盟友不能期待,鶼鰈情深不存在,肝膽相照更別提,一切都是那麼地無力、無望,甚至令人髮指。但是,戰爭下的運作不正是如此嗎?小人物一個一個地,像拼湊機器一般地構成大事,在成功的表面下,總是有無數被隱埋的悲劇,而這種痛苦才是真實的!相較之下,《Torn Cartain》顯得無比膚淺,而《北西北》真的就成為鬧劇一場了。
私以為,《Topaz》應該是希區考克大導從年輕以來不斷鑽研間諜片的最終成果吧,如此突破芭樂片劇情的實驗之作,果然難覓知音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