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南管

先說,我並不是南管樂迷,真的不是。我聽南管的時間也不長,一年多而已吧,偶爾聽聽來自己開心,就這樣了。但是,我想我與南管是真的有那麼點緣分,近來,愈聽愈好聽了,尤其在夜裡,這般幽靜深遠的韻致令人十分著迷,我總是藉著這般清音雅樂來隔絕鼓譟的人世,素養不好的在下,其實只要聽到三不和的撥弦起音就暈了,認真一點的話,會覺得整個人飄飄然的,接著隨著起落的旋律到達一個不知名的地方,那地方常是黑濛濛的,但是有著溫暖暈黃的燭光。


引我登堂入室的人是烏鴉妹,想想若不是她去修了那堂傳統音樂概論,我也不會因為好奇去買那套蔡小月的南管散曲演唱CD,雖然我必須很老實地說,那套CD我從來沒聽完過,大概是修為不夠,老是睡著,真慚愧。倒是後來買的漢唐樂府「洛神賦」,我竟然很認真地將2個多小時的整套聽完,還樂此不疲的一聽再聽,總覺得不一氣呵成地聽遍整套實在太不夠勁,不過,影像就...大概是我心裡對曹植和洛神的形象早就有定見,才會對戲劇本身意興闌珊的吧(寒假的時候一定要揪烏鴉妹一起看,嗯)。今年,這十多天以來,我開始聽起了自買來從未認真聽過的鹿港聚英社的「清音雅樂」,總覺得聚英社的演出相較於漢唐樂府更加高段道地,樂曲的起落、歌者的唸唱極鏗鏘有力,令人愛不忍釋,我想,我這雙笨耳朵應該開始適應南管這個樂種,慢慢聽出心得來了呢。

現行市面上最著名的南管音樂,應是風潮出品的王心心「靜夜思」和「昭君出塞」吧,不過,我更期望能多聽到些台灣在地的南管演出,所以,一直沒有購買的念頭,但是,現在我覺得,去試著聽聽也是不錯,尤其是看到靜夜思的唱片簡介上說,有附工尺譜與簡譜,可供入門使用,讓我好生嚮往了起來。雖然現在仍是門外漢一枚,但我真的想學學看,學著彈琵琶、吹洞簫,一如我之前想去學歌仔戲一樣,我能不能兩個都學呢?歌仔戲裡有引用不少南曲,他們在某些部份應是相通的,對,我還想學月琴呢,雖然我對撥弦樂器實在沒什麼天份,國中時學彈吉他也彈得零零落落,不過,只要我肯學,應該學得會 ── 世上有什麼是學不會的呢?對了,如果現在學這嫌太癡人說夢,先學著唱也是不錯,我這條只學過洋樂的嗓子,應該或多或少,也能轉一點給傳統的聲音吧?


2011年1月13日晚8點半補述:

說來有趣,方才我居然聽完一整大塊的蔡小月演唱,果真不同凡響,好聽極了,上窮碧落下黃泉的聲音,千迴百轉盤繞耳際久久不去,將CD片退出時我竟有些悵然若失,老殘遊記裡的王小玉說書,大概就類似如此這般?當然,明湖居聽書的故事背景在山東濟南,音樂上與來自福建的南音必定是有所差異的,但我沒聽過梨花大鼓的說鼓書,只能想像兩鐵片的梨花簡叮噹作響的聲音,腦中竟冒出蘇軾與幕下士的對話:

「我詞何如柳七?」
「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歲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