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上的這位,是義大利男中音努奇所扮演的Rigoletto,
就個人觀感而論,筆者以為這是威爾第歌劇裡最悲慘的一齣,真的,悲慘的程度勝過唐卡洛、阿伊達、奧泰羅等威爾第後期的傑出悲劇作品。
威爾第的作品大多是悲劇,許多故事純粹為了悲慘而悲慘,像他的中期傑作遊唱詩人,通篇荒謬芭樂到不行,茶花女──個人以為這是威爾第的「普契尼式」情調的作品,註定的傷感節尾,以悲劇色彩製造浪漫效果,不過,弄臣就不是這樣了。
會注意到弄臣,其實和音樂無關。記得從前似乎在邵義強先生的著作中看到原著作者雨果評論這齣歌劇曾言:「藉由音樂傳達了文字無法表達的東西。」玩弄女人感情的公爵、為虎作倀的弄臣、為愛犧牲的純情女子,巫術一般應驗的詛咒,多麼通俗易懂。女主角愛上公爵、為愛而死,是這類故事的必然,但令我費解的是,如此薄倖的爛人,為何Gilda會這麼愛他?
故事裡的公爵玩弄了許多女人,讓他不少臣下綠雲罩頂、臉上無光,他一樣輕易地誘惑了殺手的妹妹Maddalena和不幸的Gilda,眾臣想必恨透了公爵吧──明明是這樣,在得知公爵對Gilda有興趣後,卻幫著公爵擄走Gilda,活生生趨炎附勢的小人嘴臉,如此這般,和弄臣的惡劣相較也不惶多讓,其實他們都一樣,而現在的我們也如此,不是嗎?對於絕對的權力無比恐懼,即使心有抗拒,卻仍不得不服從,甚至因此壓迫別人,反正「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對吧,標準的奴才心態。
而令人三聲無奈,愚蠢的Gilda,讓人對於她父親的不幸一掬同情之淚啊,這種案例即便是現在也很常見吧,阿爸辛苦打拼討賺,把個心肝寶貝像公主一樣養在家,還特別請了個奶娘,擺明要把女兒塑造成大家閨秀的架勢,但美麗的Gilda有了優雅的舉止、標緻的容貌,卻沒有了腦子。其實也不應該責怪她,畢竟她只是個不知人世險惡的年輕女孩,愛上了一同去教堂做禮拜的英俊春風少年兄,還從此死心蹋地從一而終,即使知道了他是公爵,是出了名惡劣的花花公子──眾臣的妻女被他玩過了都只能悶不吭聲,暗氣在心內,開玩笑,主子看上你家的女人,多有面子,還不趕快謝主隆恩,把握機會?還在那兒吱吱歪歪,未免太不識相了吧?而眾女人們,為什麼妳們這麼輕易上當?其一、公爵用強,其二、老公或老爸為了鈔票和前途主動雙手獻上,其三、自己送上門的,坦白說,三種都有可能,因為,那個人不是別人,是公爵耶!是眾女的夢中情人、八卦頭條、和性幻想的對象,覺得我這段用詞太露骨,有被直接戳刺自尊的人,大可回答我,為什麼人們會鍥而不捨追蹤名人的八卦,關心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的緋聞,去care嚴凱泰身上的行頭,關心郭台銘耗上哪個女人,再為文仁皇子的長女真子公主組成粉絲團,然後去欣羨小S去嫁給小開?為什麼釣金龜婿這麼風行,如何馭夫有術的書籍大行其道,到處都在流行「心機小魔女」好把金主牢牢綁在身邊?為什麼美麗聰明人氣超高的黛安娜王妃婚姻不幸福?對權勢的追求、慾望的放縱,以及盲目的崇拜,結果如何看個人手腕的高明程度,歌劇弄臣不就是西方版的漢宮爭霸史中的冰山一角?劇中的眾人──Rigoletto、Gilda、大臣們、殺手、Maddalena,無一不是被困於慾望的陷阱,為此犧牲了自我意志、自尊、甚至是生命,除了公爵──原因無他,因為曼度亞公爵已站在頂峰,看不見眾人的痛苦,他只要管「女人真善變,就如羽毛在風中」──可見與他交手的眾女子其實並不笨。他所期待的真心愚蠢而脆弱,被殺死在地上,綁在麻袋裡,差點被當垃圾丟入河──真正一文不名。無論是誰詮釋的Gilda都令我疑惑,妳怎麼能狠心拋下老父,為無望的愛情賠上性命?是愛情真偉大,還是盲目的偶像崇拜呢?王子與公主的洗腦神話多麼可怕,更可怕的是,現在有一脫拉庫的人對童話故事嗤之以鼻,卻無時無刻不想像自己是其中的主角,看不清「白馬王子」的嚴重缺陷...相隔一百餘年,原來弄臣的時代還沒過去嗎?